• 章节目录

小说简介

沈一醉写的《二世祖夫妻穿成回城知青后》这本书都非常的棒,是比较完美的一本书,许薇林焱给人印象深刻,《二世祖夫妻穿成回城知青后》简介:许薇有限的那些育儿知识一部分是当年坐月子时许母去照顾她面授机宜的,另一部分就是和农场的一些大姐学……

精彩章节

更惨的是穿越界人士的标配他俩都没有。

不是一个人没有,是两个人都无!

什么空间灵泉系统随身老爷爷啥啥啥都无!

真的是惨得不能再惨了!

非常庆幸他俩穿越的原身下乡的地方是兵团农场,不是农村。

知青下乡到兵团农场,属于国家职工,每个月是有工资拿的,而且工资待遇还是按照国家规定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原主俩人都不是大手大脚贪图享受的那种,都攒了些钱,而且许薇原主这边,每个月家里还会给她寄一些钱票。

靠着原主俩人的积蓄,林焱和许薇在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的时候,不至于两手空空走投无路。

火速结婚,然后火速搬了出来。

房子问题不难解决。

自己建是不可能的,其他知青人人每天忙得要死,就算想帮忙也有心无力,不过农场不远就有村子,知青和老乡的关系不错,花了点小钱请几个盖房子好手的老乡过来帮忙,几天就搞定,茅草屋嘛,很简单的。

基本生存条件是解决了,物质极度缺乏咬咬牙也能忍受,毕竟他俩虽然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但家里在拆迁暴富前也就是普通家庭,爹妈都是农民,养不出矫情的孩子。

更何况只要想想自己在原来的世界都已经挂了,现在能重活一世,已经是祖上积德,血赚了,还想要什么自行车?

但是道理明白是一回事,实际生活又是一回事。

能接受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一落千丈,原身的全部记忆也都有,但是割胶这活,真的是好辛苦啊啊啊啊啊!!!

谁干谁知道。

每天凌晨三点多就要爬起来,头顶星星穿山越岭去胶林割胶,一直干到早上八九点太阳出来才能稍微休息一下,再把胶水挑回连队,这段路单程就要差不多一个小时。

你以为接下来就没活干了?

做梦都没这么美!

一大堆活等着干呢。

砍芒草、开荒、种橡胶……只有干不完的活,没有不用干的活。

最要命的是日日高强度的工作,但物资方面却是极度缺乏。

没有一点油水稀得能看清米粒的白粥,吃到人想吐的盐水煮青菜和萝卜干,至于肉?一年能吃上个两三回就偷笑了。

亲人们,谁懂啊!

以前日日睡到自然醒,现在是夜夜睡到正香时就不得不咬牙切齿逼自己爬起来,好几次林焱和许薇出门后都是闭着眼睛走路的,甚至有几次许薇走着走着不是撞到橡胶树就是差点摔坑里去,山路不好走,最恐怖的还是蚂蟥横行,这玩意是真吸血啊!

因为气候原因和橡胶树的特殊性,农场割胶季节一般都是从每年三月份开始,一直干到12月结束,林焱和许薇穿过来的时候刚好是三月底嘛,连点缓冲时间都没有,直接就赶鸭子上架了。

说起来都是泪。

但是锤炼人也确实是真的很锤炼人。

是的,是锤炼,不是锻炼。

老话说得好,不逼一下,你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对此,许薇和林焱表示:Emmmm~~~~

许薇和林焱年轻,又本来就是感情很好的小夫妻,年轻人嘛,火气盛,精力旺,情到浓时情不自禁很正常的啦,这年头小雨伞本来就不普及,稀缺物来的,而且他们在琼州岛啊,远离大陆的地方,各种物资本就极度贫乏,小雨伞这种东西,也就是市里的医院有,农场的卫生站可没有这种高级物品。

这种情况下,中奖有娃自然是很正常的事了。

他俩1977年三月底穿过来,隔天领证结婚,第二年的三月份林昊阳小盆友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哇哇大哭着前来报到。

两辈子头一次当爹妈的辛苦甜蜜就不细说了,他俩没这个时代人多子多福的思想,再加上这年头医疗水平低下,虽然许薇生产的时候顺顺利利,但林焱还是不想再冒险,孩子有一个就够了,小两口一商量,许薇出月子后,林焱就跑市里的大医院做结扎手术去了。

做手术的时候还得了医生夸奖呢,说像林焱这样心疼老婆的小伙子,他从医这么久,第一次见。

这话倒也不夸张,这个时代,结扎是有,但基本都是女性,还真没怎么听说有男的去做结扎手术。

还得到了医生专门给开的条子,买了不少营养品补肾,不是,是补身。

没了后顾之忧的小两口,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蜜里调油,啧啧啧,也算是艰难岁月里开出的浪漫之花吧。

没有物质,精神来补嘛。

……

他俩这次回城,不是和大部分年代文的主角一样,通过高考回来,而是托了政策的福。

当然,作为穿越者,怎么可能会不知道1977年年底恢复高考的事情呢,但是他俩并没有想着利用先知优势提前复习抓住这个机会回城。

倒也不是不想,而是有自知之明。

一方面穿过来的时候是77年的3月底,恢复高考的消息是10月底公布,参加高考的时间则是在12月上旬,虽然说他俩比别人提前半年知道这个消息,但复习资料不好搞啊。

那套著名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可没那么容易买到,一共17册呢,很多年代文里写的主角去废品站随便一翻就能找到的大好事,想想就好了。

不是每个穿越者都有主角光环的。

琼州岛本就偏远落后,这个时候还隶属于广南省,高考取消都多少年了,突然想找到这样一套教材,农场这边用脚想都知道肯定无。

倒是可以去县里市里,县里有废品站,市里除了废品站还有新华书店,从农场去县里市里有多不方便就不用说了,就算去了,找到的概率,约等于零。

而且他俩虽然上辈子都是本科生,但那个时候的知识和这个年代的,别的不说,光是政治这一科,许薇和林焱两头摇晃:难,难,难。

这个时代无心的一句话都可能被扣上各种大帽子,要是考试时他俩不小心哪句话写错了,啧啧,想想就害怕。

倒不如先苟着,苟到回城政策下来,年代文许薇可是看过不少的,尤其知青文,她更是喜欢看,还专门上网查过资料。

所以她知道恢复高考后,回城的途径除了通过高考,以及招工当兵这两个常规方法,还可以等回城政策下来。

1978年年底,爆发的轰动全国的滇省知青大**事件,打开了知青回城的大门……

而且虽然回城政策规定了知青如果下乡期间和当地农民(包括农场职工)结婚,会被取消回城资格,但也有规定,就是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知青的话,是可以一起回城的,当然,有个前提,就是俩人必须是同一个城市,如果不是一个地方的人,是不能回到一个城市的。

这个规定,后世的人不了解这个年代的情况不好批判,当政者出台这么一条,自然有他的考虑,比如所在城市的容纳量,粮食的供应,治安方面的考虑等等等等,毕竟那么多的知青,如果一窝蜂涌回来,会给所在城市造成多大压力不用细想都能猜到。

但是这个政策,在客观上,也确确实实造成了很多悲剧,后世有专门的电视剧,就是讲这些事情的。

一声叹息。

……

同类推荐

主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