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章 砖哥一号

瞧着这小子一上车,那嘴都快咧到后耳根了,就知道这小子对自己这个媳妇儿相当满意。

有这么好吗?自己是不是也得让他娘给自己找个媳妇儿了!

“你不懂!”杨东城收敛了一下笑容,转头对着段海说道。

像他这种单身汉怎么知道温香软玉在怀的美好呢!

就是可惜了,自己要是再胆大一点,还能临走再亲一口。

嗯,下次记住,临走之前必须得亲一口!

“我听说嫂子之前在大队上可是名声不好,你就不担心?”段海试探的说道。

“你懂什么,我媳妇儿肯定是长得漂亮,被村里那群八婆言语欺负了。”杨东城白了段海一眼。

这小子懂什么,自己媳妇儿是个好姑娘,虽然柔弱点,但绝对清清白白,肯定是村里有人嫉妒她。

不行,回头给她娘拍个电报,一定得护着点自家媳妇儿,别让她受委屈。

“切,媳妇儿媳妇儿叫的这么好听,嫂子跟你领证了吗!”

旁人不知道,自己这个当兄弟的还不知道吗!

他们刚执行完一项高难度任务,首长给了他们几天假期,自己家离得远,他们几个一合计,准备跟着杨东城来看看这个他长大的地方。

结果刚一进村,就见赵新醅在河里挣扎,老杨二话没说,跳进去就把人捞了上来,正巧被嫂子同行的女知青看见,于是才草草有了这门亲事。

听说自家兄弟去提亲时,嫂子老大不乐意,抵死不嫁,弄出了不少笑话。

婶子甚至听说自家儿子救人还被人讹上了后,气病了三天,得知救的人还是知青点的赵知青后,更是把人气疯了。

听说连昨日的酒席,都是自家兄弟一手操办的,杨婶子只是敬酒的时候露了一面,算是全了个面子。

听兄弟这么一说,杨东城脸色一拉,这个事儿还没解决呢,自己虽然办了酒席,有了媳妇儿,但还没扯证儿。

结婚报告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回去就去首长那催,得尽快把媳妇弄到自家户口上来,自己才能安心。

日上三竿,赵新醅美美的睡了一觉,虽然身体上还是很酸疼,但由于睡了一觉,也缓和了不少。

她这才仔细的开始梳理剧情,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自己确实穿书了,还嫁人了,还在新婚夜对人家这样那样的。

但却不是嫁给了糙汉李易棣,而是嫁给了女主的前夫哥杨东城。

她仔细回想着小说里的剧情,这是一本大女主文,里面的所有男人都是为女主服务的,男主对于女主来说,也只不过是众多男人中的一个。

这本小说最后,女主发家致富,腰缠万贯,但杨东城好像英年早逝!

哎,谁叫她看小说喜欢只看开头和结尾,还老喜欢跳章,这下好了,只知道男人结婚当晚,还没来得及洞房,就接到了紧急任务,然后导致他英年早逝,却不知道是直接没回来还是什么,真真气人。

赵新醅想了想昨晚男人的模样,混混沌沌的,也记不太清楚,以为自己是做梦,主要是那屋子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但浮浮沉沉间。

男人手感不错!

身材挺好!

粗喘的声音也好听!

自己总归是到了这个年代,一时半会儿也回不去,索性既来之则安之。

更何况这男人长在了她的心巴上!她承认,她就是色!

杨东城临走的时候让她告诉他老娘一声,省的她老人家担心,可这都十点了吧,院子里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思想到这儿,赵新醅急忙穿上衣服,昨天下了雪,院子里银装素裹的,并没有任何走动的痕迹,那,人应该没出门。

赵新醅敲了敲西屋的门,并没有任何动静,她心中一惊,顾不得许多,连忙推门进去。

屋子里一股很大的药味,赵新醅急忙推开厚门帘,只见床上,杨母歪倒在床上,手里拿着针线似乎睡前在缝补些什么!

可此时的她,面色潮红,一看就发着烧,赵新醅连忙晃了她几下,可杨母一点感觉都没有。

赵新醅没办法,先是把针线篓子从她身上挪开,想给她盖上点东西,然后去卫生室给拿点药,没办法,自己肯定是弄不动她,这是最优的方法。

她没瞧见杨母胳膊上有根针,老一辈都是这样,为了图方便,胳膊的衣服上都会有一根备用,自己奶奶经常会这样做。

可她忘了,杨母也是她奶奶这个年纪的,也会保留着一些老一辈的习惯。

这习惯就导致赵新醅在拉扯杨母胳膊时,被针扎了一下,指尖瞬间流出血来,可奇怪的是,血在涌出来的一瞬间就被自己手上的玉葫芦手绳给吸收了。

这玉葫芦手绳还是杨东城昨晚%时,给她戴上的。

赵新醅瞬间瞪大了眼睛,心情激动,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空间走来了。

可等了好久,并没有在她身上出现什么奇怪的现象,她不禁大失所望,看来空间这一类的东西只会出现在女主身上,自己个汉子茶。

不配!!!

赵新醅虽然有些失望,但依旧妥善将杨母放平,投了个毛巾,给她物理降温后,随后向着村里的卫生室走去。

“大夫,有没有退烧药?”赵新醅按照记忆,喊了里面那个青年一声。

青年转过身,眯着眼睛看了一眼赵新醅,随后轻嗤“没了,最后两片都被村里的大娘买走了。”

小刘大夫看着赵新醅说道,哼,这女人经常说安安坏话,还挑拨自己和安安的关系,幸亏安安善良不计较,要不然自己的清白往哪搁儿。

得,这又是秦安安的砖哥!

赵新醅叹了口气,望了一眼后面貌似因为听见,没有退烧药后受了打击的几个女人,低下头瞬间变换了个泪脸。

“小刘大夫,我知道现在药品紧张,可这村里刚下了雪,好多孩子都在发烧,退烧药没了,这些孩子可怎么办?”

呵,我让你看看什么叫挑拨是非。

里头的几个大娘本来还在因为自己买到了退烧药而沾沾自喜,就听赵新醅话音一转。

“还有这个季节,小孩子发烧最容易反反复复,没有药可怎么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