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街上人来人往,看上去十分热闹,只是夏若南初来乍到,不知该去哪里卖胡椒。她只能随机拦下一位路人,请教道:“这位兄台,请问哪里可以买到胡椒?”

路人答道:“你是外地人吧?胡椒这么金贵的货物,肯定要去西市的孙记椒笋行买啊!”

还好问了一下,要不然夏若南以为胡椒最初是作为香料传入中原,她找错香料铺了。

夏若南又问西市怎么走,然后顺着路人指的方向来到了西市。

西市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一排排的商铺门店林立,有肉行,有酒肆,也有财帛行、饮子药家等等。

夏若南找到孙记椒笋行,孙记椒笋行面阔三间,前店后住,店里也有几个客人。

夏若南走进店面,只见摆在柜面上的除了花椒、胡椒还有各种干货和调料,甚至还有蔬菜。

“这位客官,想要买些什么啊?”看到有客人登门,伙计赶紧上前招呼。

夏若南问:“胡椒怎么卖?”

伙计拿了一小碟子胡椒出来,说,“这是上等胡椒,十六贯一斤,您看您要多少?”

十六贯就是十六两银子,一两六钱金子啊!

夏若南咋舌:“这么贵!”

伙计笑道:“都是这个价,只不过咱家的品相更好,您看看就知道了。”

夏若南便问:“那你们收胡椒吗?”

伙计道:“收啊,这种品相的,十贯一斤。”

得,到哪儿都少不了中间商赚差价,还赚的这么理直气壮。

不过一想到自己赚的更多,夏若南也就无所谓了。

“那你看看,我这胡椒怎么样?”她把自己的胡椒拿了出来,摆在柜面上。

伙计眼睛一亮,满面堆笑,说道:“这位公子您稍候,我去请掌柜的来。”

掌柜的过来一看,很爽快的说:“您这儿有多少,我们都要了,就按市价十贯收。”

夏若南就带了两斤,一个盒子装一斤,掌柜的全收了,让人过秤。

“去盒净重一斤四两,也就是二十两,十二贯五百钱,要给您换成银锭吗?”

怎么是一斤四两?她明明称了两斤来的。

夏若南正疑惑间,忽然想起来古代的秤是一斤十六两,所以才有“半斤八两”这个成语。

幸好她没问出来,不然真要被人笑死了。

她说:“十二贯换成一两金二两银,剩下的五百钱我当零花。”

很快,掌柜的就把一两金锭二两碎银和一串铜钱交给了夏若南,还笑着说:“夏公子要是还有货,就来找我们,您也看到了,咱们这儿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掌柜的是个人精,一眼就看出夏若南这次来是探路的,身边肯定还有货呢!

夏若南笑道:“我还有几个同乡,也是行商,我去问问他们,要是手里的货还没出,就给孙掌柜送来。”

“那就多谢夏公子了。”孙掌柜十分高兴,希望夏若南手里的货越多越好。

夏若南端详了一下金银,看到上面都有孙记的徽号,明白像这种大商家,都会在金银上做标记。

她把钱袋揣进怀里,离开孙记,并不急着回去,而是在一家客栈住下,每日四处闲逛,两三日下来,对这里算是有所了解。

此处是冀州下辖的新都郡,郡太守是开国功臣之后,受封梁国公。

梁国公治下还算安稳,赋税也不算重,物价中规中矩,一斗米大概十二文钱,但据说冀州之外的几州情况都不太乐观。

冀州乃至整个大齐朝民风还算开放,女子可以出门,也可以做生意。那当垆卖酒的,就是个小妇人。

未婚女子单独出门需头戴幂篱,已婚妇人则没有这个局限。

女子也可以单独立户,但前提是家中没有别的男性了。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女子为家主,丈夫入赘。

再说大齐朝的那位天启帝,似乎是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前些年频频对外征战,还喜欢御驾亲征,结果征一次输一次,老没脸了,这几年才算消停下来。

没有战争,赋税不重。

凭这两点,夏若南决定在冀州安顿下来,就选这儿做生意了。

打听好这些,夏若南让符灵把自己传送回去,准备把剩下的胡椒留下一部分送人,其余的都散卖给孙记。

这一次她学乖了,称了一百六十斤,也就是老秤的一百斤。

要把这一百多斤胡椒运过去卖还真不容易,夏若南找城中村一位老住户借了辆板车,板车有些年头儿了,看起来应该能和冀州融为一体。

但是这么推着有些显眼,夏若南又去菜市场买了冬笋和芹菜覆盖在胡椒上面。

“符灵,走,赚钱去啦!”

符灵施法,夏若南就到了大齐朝,冀州城外的一片荒地里。

符灵得意洋洋的说:“上次把你传送在城内,你怕被人看见,这次我特意把你传送到城外,够偏僻了吧?绝对没人经过!”

夏若南看着板车上一百六十多斤的东西,心里一万头**呼啸而过,半晌才憋出一句:“你他娘的可真是个人才!”

当初符灵第一次传送她是想看看她是不是个笨蛋,她怎么就没想测试它一下再结契呢!

夏若南推着板车,艰难的走出荒地。走到城外的官道上时,她已经气喘吁吁了。

停在路边歇一会儿,夏若南发现进城的人还挺多,每个人都会被守城的士兵盘问,特别是带着货物的。

夏若南擦擦汗,镇定的推着车排队入城。

“干什么的?”轮到她时,守城士兵喝问了一句。

夏若南笑道:“送些家里的菜给城里的叔伯。”

士兵挑开上面的袋子,看到里面的冬笋和芹菜,嫌弃的撇了撇嘴,把夏若南归为“乡下人”那一列。鼻孔朝天的说了句:“进城的都要收城门税一百文。”

夏若南抠抠搜搜的摸出一百文递过去,士兵收了,扬了扬下巴:“行了行了,进去吧!”

暗暗松口气,夏若南推上车就走,她知道,要是说自己是买卖人,城门税肯定不止这么多,说不定还会问她要路引。

她哪来的路引啊?不止没有,她还是个黑户呢!